美国防部:乌军士兵将赴美接受“爱国者”防空导弹系统训练******
中新网1月11日电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报道,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莱德10日表示,约有90至100名乌克兰士兵最快将于下周前往美国参加“爱国者”防空导弹系统的训练。
据报道,训练计划将在俄克拉荷马州锡尔堡进行。锡尔堡是陆军四个基本训练地之一,也是陆军野战炮兵学校所在地,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于士兵训练,美国也在此进行自己的防空系统操作和维护训练。
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莱德表示,他无法给出训练的确切时间安排框架,通常美国士兵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接受训练,而此次训练可能将持续数月。
上周,莱德曾透露,美国正在考虑“爱国者”防空导弹系统训练地点的各种选择,“包括在美国本土、海外或两者结合”。他还曾表示,与此前提供给乌克兰的防空系统相比,“爱国者”导弹可以击落更多巡航导弹、短程弹道导弹和飞机。
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,美国对乌克兰进行了大量军事援助。去年12月,美国首次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“爱国者”防空导弹系统。
对此,俄方多次指责美国正进一步卷入危机。俄总统普京表示,他“100%”相信俄军将摧毁五角大楼这一最先进的防空系统。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此前也曾表示,如果“爱国者”系统及北约人员被交付给乌克兰,它们将成为俄罗斯的合法军事目标。
立春,一起向未来******
作者:刘文嘉
天上春来谁报人,江山气象一时新。
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月4日晚在北京开幕,恰逢中国的立春节气。此刻,不知有多少团聚的家庭围炉夜话,不知有多少重逢的朋友畅叙别情。划破夜空的奥运焰火、令人惊叹的开幕盛况,又将给多少人留下终生难忘的“年味”?
我们听到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共鸣。
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,舞蹈绘出的水墨长卷、千人击缶的壮观场景,曾让世界惊叹中国文化的风采独具;此刻,简约、安全、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,传递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烈信念,又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开放包容。当奥林匹克遇上中国年,当开幕式倒计时仪式遇上二十四节气,当“希腊三圣”的哲学遇上孔孟老庄的智慧,人们惊讶地发现,这二者之间竟能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。立春中的冬奥会开幕式,不就是一幅“美美与共”的图景吗?
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水乳交融。
一朵雪花,从1924年的法国夏蒙尼飘到2022年的中国北京,穿起了近百年冬奥会历史;不同年代的竞技镜头,由黑白影像变换为3D场景,折射出人类现代化历程—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及其先导片传递出了强烈的“由历史向未来”的观感。它不再是一场一般意义上的大型文艺表演,而是以科技的力量、创新的方法,创造出丰富的观看体验、饱满的艺术效果,最终将中国梦与世界梦交汇在一起。它向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启示:具有深厚历史与文化自信的民族,也一定奔涌着创新、开放的活力!
我们感受到了竞技体育与经济社会的此呼彼应。
新冠肺炎疫情之下,世界普遍呼唤奥林匹克盛会的到来,因为后者代表着克难攻坚的精神、寄托着同舟共济的热望、凝聚着命运与共的信念。而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,让和平、发展、合作、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,一直是中国奉行的政策,更是中国务实的行动。的确,奥林匹克精神主张超越政治分歧、种族隔阂、文化差异,面向未来凝聚起人类的力量,这不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精髓吗?“更快”“更高”“更强”最终是为了“更团结”,这不正是倡导天下大同、民胞物与的中国文化的主张吗?
在中国,立春,为二十四节气之首。立,是“开始”“发端”之意;春,代表万物复苏、草木萌发,意味着新的四时轮回已开启。立春中拉开大幕的冬奥盛会,是一种象征,也饱含着期待:冰雪运动日新月异、奥林匹克运动蒸蒸日上、中国华章日新、世界未来可期。一起向未来,就让我们从立春之日出发!
《光明日报》( 2022年02月05日 05版)